獲取更多信息請下載APP

正式公布!16位科學家、191項成果榮獲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

來源:北京科技報    發布日期:2022-12-31 09:25:13   閱讀量:0

近日,2021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16位科學家、191項成果獲獎。

謝曉亮榮獲突出貢獻中關村獎;肖云峰、程群峰、頡偉、宋江平、高揚、鄧方、劉鴻瑾、陳云霽、魏運9人榮獲杰出青年中關村獎;阿爾門·謝爾蓋耶夫、哈維爾·加西亞·德·阿巴霍、哈里斯·萊溫、彼得·沙夫、福田敏男、本哈德·施密德6人榮獲國際合作中關村獎。

30項成果榮獲自然科學獎,包括一等獎5項,二等獎25項;12項成果榮獲技術發明獎,包括一等獎3項,二等獎9項;149項成果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包括一等獎37項,二等獎112項。

○ ○ ○

標桿性人才在國際科創中心建設中作用凸顯

獲獎者在科學研究中取得重大發現,推動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或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中取得重大突破,創造重大經濟社會效益或生態環境效益。

突出貢獻中關村獎是我市科學技術的最高獎。獲獎者北京昌平實驗室主任謝曉亮在單細胞基因組學研究方面取得多項科研成果,為單個人體細胞的基因組測序和三維結構研究提供了精準手段,并成功實現了單細胞基因組學在醫學上的重要應用。

杰出青年中關村獎旨在獎勵具有引領未來科技發展潛力的青年科學家。獲獎者北京大學教授肖云峰,提出了混沌輔助光子動量變換新原理,實現了納米尺度單顆粒、單病毒的超高靈敏檢測。獲獎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程群峰,發現并解決了降低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孔隙缺陷問題,構筑了一系列輕質高強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獲獎者清華大學教授頡偉,致力于研究哺乳動物早期胚胎發育中的表觀遺傳調控和代間遺傳,開發了一系列微量細胞高靈敏表觀遺傳檢測技術,實現了在分子水平研究胚胎發育基因調控。獲獎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副主任醫師宋江平,圍繞等待心臟移植患者精準分類、癥狀隱匿患者及親屬猝死預警、心衰重構與逆重構開展了系統研究,提出了中國原創分型體系及干預靶點,為心衰患者救治提供精準方案。獲獎者北京貝瑞和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揚,研發出產前篩查與診斷新體系相關技術,建立了胎兒單基因病、基因組病、染色體病產前篩查、診斷綜合技術平臺,開發研制了配套試劑盒產品,并進行了推廣應用。獲獎者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方,作為核心成員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信息化系列裝備并批量列裝,大幅提高了裝備的綜合效能。獲獎者北京軒宇空間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鴻瑾,主持研制了國內首款空間用多核處理器、星載計算機微系統等多項產品并實現規模應用,為我國航天器核心處理器和關鍵微系統自主可控發展作出積極貢獻。獲獎者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云霽,帶領團隊成功研制出國際上首個深度學習處理器芯片,成果應用到近億臺手機和上萬臺云服務器,推動了深度學習處理器技術發展。獲獎者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教授級高工魏運,創建了面向復雜地鐵網絡的“感知-計算-辨識-管控”理論方法、核心技術和系列關鍵裝備,構建了首都智慧地鐵運營新模式體系,促進了首都地鐵的安全與效率提升。

○ ○ ○

基礎研究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

基礎研究在高能天體物理、動力電池、高溫超導、納米藥物等領域取得多項原創性突破。獲獎成果中既有聚焦科學問題、勇攀科學高峰的自由探索類成果,也有面向產業發展、突破核心技術的目標導向類成果?!昂诙此褜づc吸積物理研究”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劉繼峰等人在黑洞的發現測量、吸積輻射與噴流三個基本問題上取得新突破,獲得了對黑洞的新認知,并基于我國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郭守敬望遠鏡,利用視向速度方法在銀河系內發現大質量恒星級黑洞,為天文學發展作出積極貢獻?!扳c離子電池層狀氧化物材料構效關系研究”項目榮獲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胡勇勝等人發現了Cu3+/Cu2+氧化還原電對在含鈉層狀氧化物中具有電化學活性,并開發出低成本、環境友好、實用化的鈉離子銅基層狀氧化物正極材料,建成千噸級生產線,在微型電動車、儲能電站實現示范應用。

○ ○ ○

創新成果為高精尖產業發展提供新動力

獲獎成果中高精尖產業領域的成果有168項,占比88%。超級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方向一批成果實現了產業化應用,為首都高精尖產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皣a安全可控先進計算系統關鍵技術及應用” 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曙光信息產業(北京)有限公司歷軍等人研制出基于國產安全可控通用芯片的通用異構超級計算機系統,應用于懷柔科學城“地球系統數值模擬裝置”、中科院超算中心等多個國家大科學裝置和國家超級計算中心?!懊嫦驈碗s交通場景的自動駕駛系統研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王云鵬等人突破復雜交通場景環境感知、智能決策規劃與控制等關鍵技術,自主研發出面向大規模商業應用的自動駕駛系統,推出“蘿卜快跑”“阿波龍二代”等產品,并在自動駕駛出租車、園區車、公交車等領域實現規?;瘧??!奥暠砻娌ú牧吓c器件技術及產業化” 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清華大學潘峰等人在聲表面波材料與器件技術研究方面取得多項成果,并形成了成套的產業化制備技術,建成年產35億只濾波器生產線,相關產品應用于華為、中興、小米等主流國產品牌手機和基站。

○ ○ ○

創新成果為國家重大需求貢獻“北京力量”

獲獎成果應用于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碳達峰碳中和、航空航天等重大工程和重大戰略,在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方面作出了北京貢獻?!按笮投趸贾评浼捌淇缗R界全熱回收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北京大學張信榮等人構建了跨臨界CO2直膨制冷、制冰及全熱回收和新型CO2復疊式大型制冷系統,成功應用于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國家冰上訓練中心,打造了奧運史上“最快”冰面?!熬埜哞F復雜敏感環境地下站隧智能化建造關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鐵路建設管理有限公司王同軍等人解決了文環保區超大體量地下站隧與多敏源環境大盾構隧道智能建造難題,建成了首條智能高鐵示范線(京張高鐵),為北京冬奧會交通運輸服務提供了保障。

○ ○ ○

創新成果為人民幸福生活保駕護航

獲獎成果涵蓋新冠疫苗、檢驗檢測、疫情監測分析等疫情防控技術,心臟移植、人工角膜、生殖醫學等醫療技術,以及智能生活、綠色環保等民生保障技術,釋放科技創新紅利,為人民的幸福生活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楊曉明等人完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研制及應用”項目和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尹衛東等人完成的“新型冠狀病毒滅活疫苗的全球研制及應用”項目均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兩項新冠疫苗是國內使用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大的兩個“北京造”新冠疫苗,為滿足重大公共衛生安全需求,保障全人類生命安全和健康作出了中國貢獻?!懊嫦蛉葜悄艿漠悩嫽ヂ摵腿诤辖换リP鍵技術與應用”項目榮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顧瑤瑤等人解決了大容量跨協議異構組網、多模態全意圖融合交互等難題,實現千萬級終端的語音交互和海量用戶認知使用,相關技術應用到2000余款全屋智能設備,涵蓋智慧客廳、智慧臥室、智慧廚房和智慧衛浴等場景,服務全球近6000萬家庭。

突出貢獻中關村獎獲獎者謝曉亮個人簡介

或將圖片

謝曉亮,昌平實驗室主任,北京大學李兆基講席教授、理學部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1984年,謝曉亮在北京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1990年,在圣地亞哥加州大學獲得物理化學博士學位。他是改革開放后大陸學者獲得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和冠名講席教授的第一人,于2018年全職回到母校北京大學工作。

謝曉亮是單分子生物物理化學的奠基人之一、相干拉曼散射顯微成像技術和單細胞基因組學的開拓者。其團隊發明的MALBAC全基因組擴增技術,已使超過4000個患有單基因遺傳病的家庭成功避免了疾病的后代傳遞。在抗擊新冠疫情過程中,謝曉亮團隊成功研制出一種針對所有新冠病毒變種的廣譜中和抗體藥物,并已將其轉讓給科興公司。謝曉亮帶領昌平實驗室,吸引國際頂尖科技人才,組織優勢力量開展協同攻關,在生命科學領域為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做出重要貢獻。

謝曉亮享有多項榮譽,包括美國生物醫學最高獎之一“阿爾伯尼獎”、美國物理化學最高獎“Peter Debye獎”、美國生物物理最高獎“Founders獎”、求是杰出科學家獎和北京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中關村獎。


樱花app直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