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開幕
7月5日,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開幕活動在中關村生命科學園舉辦。北京市科協與昌平區人民政府在開幕活動上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并共同揭牌建立院士專家服務中心。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邀請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秀穎等4位專家作主題報告。開幕活動還將全國學會資源引入園區,中國電子學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等10家全國學會代表圍繞服務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服務昌平進行對接和交流。
開幕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昌平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北京市昌平區科學技術協會、中關村生命園管理委員會、北京藥學會、北京乳腺病防治學會、北京中關村生命科學園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北京科技社團服務中心、韻網共同承辦。中國科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桂華,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印春,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北京市科協黨組書記沈潔,北京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田文、劉曉勘、孟凡興,昌平區委書記甘靖中,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楊仁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出席活動。
? ? ?
首場報告會聚焦生命科學園重點產業方向
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聚焦生命科學園相關重點產業方向,邀請了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楊秀穎、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宋經元、清華大學附屬北京清華長庚醫院副主任藥師艾超、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主任藥師楊麗分別圍繞“糖尿病外周神經病變機制研究進展”“本草基因組學研究與應用”“細胞生物學與臨床應用管理用藥管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對:基于藥品、物資供應與應急管理的防控策略”等主題作了報告。北京市科協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國家新藥(抗腫瘤)臨床研究中心主任徐兵河,北京市藥品檢測研究院副書記郭洪祝,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王堅成,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教授鄢丹參與了交流研討。報告會由北京大學藥學院教授葉敏主持。報告會上,昌平區科協、北京藥學會、生命園孵化器、韻網簽署了四方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助力生命科學園建設國際一流科技園區。
? ? ?
將全國學會資源引入園區
劉德培在開幕辭中指出,學術月活動匯聚大量中央在京和市屬學術科研機構的科技工作者,以學術交流促科技創新,在服務首都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北京市科協將按照北京市十三次黨代會精神要求,繼續發揮組織優勢,夯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基礎;切實發揮科協組織的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凝聚包括全國學會等更多的組織力量,推動多主體協同,著力打造科創公共服務平臺,服務北京各區重點產業園區和創新型企業;以塑形鑄魂科學家精神為抓手,切實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積極營造良好科研生態和輿論氛圍。
座談會上,結合昌平區園區、產業相關情況和北京市科協科創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千人進千企”專項行動有關工作,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電子學會、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中國能源研究會、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國土經濟學會、中國檢驗檢測學會等全國學會,北京藥學會、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北京神經科學學會等市學會,北京大學科協,以及未來科學城北新集團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美亞生物科技集團、北京勤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數據智能產業園、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參會代表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對接。
學術月活動將全國學會資源、院士專家資源、市級科技社團、高校資源引入昌平園區,是貫徹落實中央、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相關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是對建設世界領先科技園區的重要支撐,是解決區域發展實際問題的重要探索,也標志著北京市科協與昌平區的合作邁上了新臺階。
? ? ?
解決區域發展實際問題的重要探索
甘靖中指出,昌平科教資源豐富,創新創業活躍,在首都創新發展大局中一直占據著重要位置、肩負著重大使命。特別是未來科學城作為北京國際科創中心樞紐型主平臺,在空間布局、“三鏈”聯動等方面都具有獨特地位和優勢。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昌平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市黨代會精神,進一步做大做強未來科學城,支持開展學術交流、產業論壇等活動,更好服務和支撐形成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在這個過程中,迫切需要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和參與,促進各方廣泛交流與合作,匯聚起共同奮斗的科技力量。昌平區將推動落實戰略合作協議內容,突出抓好院士專家服務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與北京市科協共建未來科學城、創建全國科普示范區、推動科研成果落地,共同推動昌平經濟社會發展。
劉印春表示,學術月開幕活動落地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以“會地合作”的方式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是解決區域發展實際問題的重要探索,是助力區域特色產業創新升級的重要途徑,是促進“產—學—研—醫—用”深度融合的重要舉措。下一步,北京市將深入落實市十三次黨代會部署要求,堅持創新驅動,加強統籌布局,培育產業生態,增強創新活力,吸引更多項目落地轉化,加快推動醫藥健康產業創新發展。中關村生命科學園作為北京醫藥健康產業發展的創新引擎,要加強科研攻關,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推動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生命科學園區。昌平區政府要進一步優化提升配套服務,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全力抓好科學城建設。北京市科協要繼續匯集優質資源,切實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團結凝聚更多的組織力量,推動多主體協同服務區域發展。相信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對于匯聚國內外高端科技、學術、人才資源助力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對于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努力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走在前列必將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張桂華書記表示,北京近百所高校,三大科學城鼎立,科技工作者群英薈萃,正在加速躋身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希望北京市科協繼續主動融入首都發展大局,一是強化團結引領,更好凝聚首都科技工作者群體。以迎接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為主線,加強對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引領和政治吸納。建設有溫度、可信賴、有活力、具實效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把科技人才廣泛凝聚在黨的周圍;二要服務工作大局,更好助力首都打造發展新高地。鍛造更高質量、更富活力的學術、科普、智庫品牌,提升學術、科普、智庫平臺服務能力,活躍學術交流,促進科普惠民,服務高質量發展;三要拓展開放合作,更好營造首都國際化創新生態。要持續加強國際科技交流,構筑海智計劃基地、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國際學術交流平臺,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提升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
? ? ?
聚焦一個目標,做好七個一批
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是首都地區綜合性、開放性和多元化的高端學術交流平臺,自1998年創辦以來,已成功舉辦24屆。近年來,學術月圍繞北京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任務舉辦百余場活動,線上線下覆蓋上千萬人次科技工作者,已經成為首都地區涉及范圍最廣、參加人數最多的學術交流活動。
據介紹,第25屆北京科技交流學術月以“會地合作聚資源 優勢互補促科創”為主題,精心設計開幕式及系列學術活動,推出首都學術品牌,進一步匯聚創新資源,深化跨界合作,促進成果落地,營造互聯生態,助力北京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力量。本屆學術月聚焦一個目標,建設首都學術交流體系,樹立起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學術交流旗幟。做好七個一批:對接一批中關村論壇和服貿會活動、舉辦一批前沿領域國際學術交流活動、舉辦一批多領域跨學科的學術交流活動、推出一批首都前沿學術成果報告會、開展一批科技創新服務活動、一批專業學術活動和一批決策咨詢活動,形成體系化的學術科創工作格局,繁榮首都學術,助推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助力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