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 | 三部門發文嚴管,青少年為何“嗑”止咳藥上癮?
作為一種常見的止咳藥,右美沙芬由于會使人產生類似毒品的快感和幻覺,使很多人“上癮”。青少年濫用右美沙芬有多嚴重?如何有效遏制?
撰文/記者 王雪瑩 圖文編輯/陳永杰
采訪專家:
劉志民(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專家組成員)
“今天不是很快樂,又是想OD的一天”“雖然知道不好,但是每次OD右美都會讓我嘴角上揚”……當QQ空間越來越頻繁出現類似字眼,人們不禁開始好奇:OD到底是什么意思?
▲止咳糖漿能夠提神謹?防藥物濫用傷害青少年(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很少有人能想到,這個問題會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答案—OD源于英文“overdose”,代表對藥物的過量服用,是近年來青少年買藥圈最“火”的詞語,而 “OD右美”是指過量服用右美沙芬。
今年2月,國家藥監局、公安部、國家郵政局等三部門下發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復方地芬諾酯片等藥品的管理,其中就包括復方地芬諾酯片、復方曲馬多片、氨酚曲馬多片以及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然而,不同于明文歸屬為“國家二級精神類管制”的曲馬多,很長時間以來右美沙芬的身份都處于灰色地帶,許多人對它的認知還僅僅停留在“止咳藥”層面,而這也成為青少年選擇濫用右美沙芬的原因之一。
作為一種常見的止咳藥,右美沙芬是通過抑制延髓咳嗽中樞而發揮中樞性鎮咳作用,主要用于治療感冒、支氣管炎等引起的咳嗽,但過量服用會使人產生類似毒品的快感和幻覺。人們不禁要問,從小小一瓶常見藥到依賴成癮的毒品“平替”,止咳藥到底對青少年群體“做了什么”?
▼▼▼
隱秘的角落
“我不記得是在哪里看到的右美沙芬,那段時間我過得很不開心,所以就試了一次?!?/p>
在貼吧論壇,記者偶然認識了高二學生倪現(化名)。他向記者坦言,高中學業壓力驟增,加之感情受挫讓他一度非常抑郁。2020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倪現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服用右美沙芬可以“讓人忘卻痛苦”,并邁出了第一步。
“感覺很輕松,好像進入了另外的世界,”他說。由于平時父母工作忙,倪現很少有機會跟他們溝通,漸漸地,從藥物上尋求安慰成了他的一種精神依賴?!昂髞砭褪敲髅髦啦缓?,但是也會一次一次地吃”,在交流中,倪現對右美沙芬的態度一直都很糾結,他說:“吃多了很苦,還會吐,但只要不吐出來就還是覺得‘上頭’,就感覺……世界停止在了美好的一刻,但藥效過了就又會覺得世界怎么這么爛?!?/p>
與倪現不同,網名為“秋盡”的初三學生更多的是因為好奇。他告訴記者,自己是在社交平臺第一次知道了“OD”“右美”這些詞。偶爾會看到有人在網上分享服藥“體驗”,而這些一步步勾起了他的好奇心。
2019年,因為成績排名并不理想,“秋盡”放學后購買了氫溴酸右美沙芬片,一口氣吃了16片,而按照說明書,成年人的正常用量應為一次1-2片,每日3-4次。
“當時就覺得暈暈的,輕飄飄的,還惡心,”“秋盡”向記者坦言,這種感覺并不美好,“吃太多后來就一直在吐,第二天了還是很惡心,站都站不穩?!比欢?,即便這種體驗,幾天后他還是又服用了10片?!昂髞砭蜎](第一次)那么難受了,就覺得意識快了身體一步,暈暈的……有時能感覺身體在發抖,但它的確讓我覺得能忘掉一切煩心事,”他說。
令人感到心痛的是,在青少年群體中,倪現與“秋盡”通過濫用藥品尋求精神放松的現象并不是個例。根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顯示,2016年,全國31個省共計上報276,980份有效報告,較2015年增長10.7%。其中,新發生人員較往年有了明顯增長,占比13.0%;在藥品濫用人群中,35歲及以下年齡青少年占51.7%,其中25歲及以下人群占15.5%,涉及在校學生高達348人。
“我們在藥物濫用監測工作中發現,早在本世紀初,在我國一些地區發生了止咳藥的濫用問題,開始為散在發生、濫用人群主要分布在南方個別地區,濫用者以吸毒人群為主,此后很快不同程度蔓延至全國范圍,”北京大學中國藥物依賴性研究所研究員、聯合國毒品與犯罪問題辦公室專家組成員劉志民告訴記者,在調查中他們發現,彼時,娛樂場所是濫用的重災區,而濫用人群中既有阿片類吸毒者,也有一些包括在校學生在內的青少年,且濫用目的較為復雜。
“既有吸毒人員臨時替代毒品的性質,也有一些因同輩群體影響,不良交往而嘗試性、娛樂性、好奇心驅使、被欺騙等情況,”劉志民說。
對此,國家藥監局特殊藥品檢查中心專家庫專家、北京高新醫院戒毒科主任徐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自2016年接診了首位因“感冒藥”上癮的患者,他能明顯地感受到藥品濫用成癮的患者在顯著增長——2018年,徐杰所在醫院接診的藥物濫用患者約100人,2022年達到了300余人,其中大部分患者都伴隨一定的心理疾病。這些患者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學生,年齡分為18歲以下、18歲至20歲、20歲以上三個階段,其中18歲左右的年輕人占多數。
“(這些藥)長期使用對身體造成的傷害不亞于傳統毒品。如果不管控,濫用情況會更糟糕,”徐杰說,“根據我收治的這些患者情況,患者對右美沙芬的復食率和吸食海洛因患者的復吸率一樣高,接近90%?!?/p>
▼▼▼
被忽視的陰影
美國藥物使用和健康調查2006年數據顯示,美國12-25歲青少年中濫用右美沙芬的總人數約為310萬人,且這一比例有逐年遞增趨勢。到了2017年,密歇根大學在一項調查報告中則給出了更讓人吃驚的數字:僅2016年一年,全美監測上報的高中生濫用止咳藥比率就達到了3.2%。
“右美沙芬作為一種中樞作用鎮咳藥,正常醫療目的、常規劑量使用,其致癮性和毒副作用相對較小,但如果是非醫療目的濫用,特別是為體驗一種‘特殊精神效應’而超劑量或合并使用其他藥品,極易引發成癮、中毒甚至過量死亡,”劉志民告訴記者,多種藥物攝入會導致藥理和藥效作用改變,從而發生藥物成癮潛力以及毒性的增強。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右美沙芬具有類似于氯胺酮的分離性麻醉樣作用,加之其濫用后的中毒癥狀與氯胺酮和大麻濫用類似,因而右美沙芬被認為“具有一定藥物依賴性潛力尤其是精神依賴性特性”。
“它的濫用后果是嚴重和多方面的,其一就是急性過量中毒,”劉志民強調,“右美沙芬作為一種中樞作用藥物,特別要注意謹遵醫囑。正常情況下遵醫囑是比較安全的,但非醫療目的濫用往往是沒有控制地自行加大劑量使用,如果再同時使用諸如酒精等其他精神活性物質或精神藥品,就極易發生過量中毒。這對正處于身心發育期的青少年來說尤其危險,危害性極大?!?/p>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劑科副主任藥師王海蓮也表示,右美沙芬和曲馬多這類藥品一樣,都屬于鎮靜或鎮痛類藥物,長期服用都會使人產生依賴性,容易出現暴躁不安、沖動、醉酒樣等成癮性身體表現,存在成癮、濫用和誤用的風險。不僅如此,該藥還具有一定的軀體耐受性,因而在停藥后,人體會出現諸如胸悶、頭暈等戒斷反應。
為了遏制濫用現象的抬頭,2021年12月,國家藥監局正式宣布,將氫溴酸右美沙芬口服單方制劑由非處方藥轉換為處方藥,按處方藥管理。同時為了更好地監管藥品銷售,國家藥監局在次年發布的《藥品網絡銷售禁止清單(第一版)》中,將右美沙芬明文列為網絡禁售藥物。
然而,盡管禁售管制讓購買右美沙芬不再像以往那么容易,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購買—在網上,通過一些私人渠道依然可以購買。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右美沙芬在我國尚未被列入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管制范圍,仍屬于一般處方藥。
▼▼▼
“治標”更要“治本”
可悲的是,“OD”或許只是青少年排解內心情緒的一種選擇,而不是唯一選擇。相比于禁止某一種具體的藥品,從根源上消除青少年“借助藥物來釋放壓力”的錯誤觀念更任重道遠。
在徐杰看來,只要心理根源無法解決,濫用的需求存在,成癮者就會“在不同成癮性藥物間游走”?!芭R床中涉及比較多的是氨酚曲馬多、復方曲馬多和右美沙芬。很多青少年涉及多種藥物的濫用,想要徹底戒斷并不容易,”他說。
對此,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物質依賴科副主任醫師孫繼軍也曾公開表示,產生藥物依賴的原因既包括個人性格因素也有外界的影響,而在工作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出現情緒問題,這都是正?,F象?!爱攤€人無法解決時,應該及時尋求醫生幫助,而不是選擇濫用藥物來緩解,”他說。
除了更多地關注青少年的心理教育,培養并提高公民科學、正確的用藥觀也至關重要。對此劉志民表示,在過去的調查中他們發現,以非醫療為目的的濫用現象中,部分藥物成癮者就是從濫用一些常用醫療藥品開始,從偶爾使用,發展至習慣性或規律性地使用,最后導致嚴重的藥物依賴。
預防、減少青少年藥品濫用,這是一項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大工程。它不僅需要國家層面從藥品生產、銷售環節開始嚴格把控和監管,還需要在全社會尤其是藥物濫用的高發地區,結合典型案例加強科普宣傳,提高公眾對這些藥品及其濫用危害的認識。
“同時,我們還要加強對藥物濫用的調查、監測、研究和評估,及時發現像右美沙芬這類流行性藥物濫用事件,”劉志民說,“早發現、早預警、早干預,將藥物濫用問題控制在最小范圍,最大限度降低藥物濫用相關危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