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信息請下載APP

評論 | 將女兒抗抑郁藥換成維生素,映射公眾健康素養亟需提升

來源:北京科技報    發布日期:2023-03-06 14:19:20   閱讀量:0

“媽媽給女兒停掉抗抑郁藥換成維生素”映射公眾健康素養亟需提升。抑郁癥是一種疾病,遺憾的是很多人存在認識誤區。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需要給全社會補上“健康素養”處方>>

撰文/記者   呂冰心 

近日,一則“媽媽給女兒停掉抗抑郁藥換成維生素”的新聞沖上熱搜,引發公眾熱議。據媒體報道,杭州一名女孩小升初不適應,成績一落千丈,她的父母覺得孩子厭學是“作”。初三時,女孩已經出現了自殺傾向。就診后,母親甚至擅自讓孩子停掉了需要定期服用的抗抑郁藥物,給她換成了維生素片。

對此,眾多網友跟帖評論表示“光看標題,就要窒息了?!睆目茖W的角度看,戰勝抑郁癥除了需要規范治療按時服藥,完成系統的療程外,家人的支持和對抑郁癥的科學認知也至關重要。設身處地的從小女孩的角度看,抑郁癥本就是對心理和生理很大的損耗,再加之家長不理解的態度恐怕更是雪上加霜。而站在其父母的角度看,相信其出發點也是“為了孩子好”,但究其根本,卻因缺乏基本的健康素養而好心辦了壞事。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務,并運用這些信息和服務作出正確決策,以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根據披露的數據,2021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25.40%,這意味著每100個15~69歲的人中,還有75人尚未具備基本的健康素養,不了解基本的健康知識和理念,沒有掌握健康行為生活方式和行為內容,不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

而網絡上充斥的各種謠言,則進一步吞噬了公眾尚需提升的健康素養?!耙钟舭Y就是矯情”“抑郁癥不用吃藥,想開了就好了”“抗抑郁藥會上癮”……進一步加劇了抑郁癥患者與社會之間的溝壑。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抑郁癥是一種疾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也不是到外面散散心、想開一點就能解決的,而疾病需要專業規范的幫助和治療?!?022年國民抑郁癥藍皮書》指出,我國18歲以下的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的30%;50%的抑郁癥患者為在校學生,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已達15%~20%,也就是說每10個青少年中就有1.5~2個人可以確診抑郁癥。

而遺憾的是,從前段時間的胡鑫宇案件,再到此次小女孩被家長??挂钟羲幍氖录澈?,仍反映了一部分國人健康素養的缺失。面對“房間里的大象”,除了青少年自己之外,家長也有必要學會鑒別、識別抑郁癥,加強心理學相關知識的學習,從科學的角度正確看待抑郁癥。只有當孩子感覺真正被理解、被尊重時,才可能收獲更好的治療效果,更快康復。

“健康中國行動”中提到2030年推動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30%,必須正視的是目前差距仍然存在?;仡櫺鹿谝咔樗僚捌陂g,人們充分認識到科學素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眾的健康意識。比如經過衛健、疾控、媒體等的深入科普,三年前也許你還不知道如何正確佩戴口罩,如何使用酒精消毒,而現在這些健康知識已經成為每個人熟練掌握的“基本操作”。但值得強調的是,關注和提升公眾健康素養的課題,不應隨著疫情形勢的好轉而“降溫”。

面對抑郁癥等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同樣需要全社會聯動起來,通過靈活多樣和通俗易懂的科普形式,加大心理知識傳播力度,提升公眾心理健康素養水平,減緩心理相關疾病發生的上升趨勢。使青少年和家庭能夠正確認識常見情緒問題、提高心理健康意識、使用科學的方法緩解壓力、重視睡眠健康、培養科學的運動習慣、出現心理行為問題及時求助等內容。將來,希望能夠在青少年抑郁這個沉重的話題之外,減少一些由無知與誤解帶來的次生災害。

樱花app直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