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信息請下載APP

第十一屆全國媒體轉基因報道研修班在京舉辦

來源:北京科技報    發布日期:2023-09-28 19:25:53   閱讀量:0

產業化試點充分證明國產轉基因作物的優良特性和發展潛力。

文/記者 李晶   攝影/丁林

在農業農村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指導下,由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主辦,北京科技報社承辦的第十一屆全國媒體轉基因報道研修班9月15日在京舉辦。

此次研修班以“‘加快生物育種產業化步伐’政策解讀暨試點階段性成果展示”為主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講席教授、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許智宏,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郭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科研處處長、研究員王友華三位農業科學家作主旨報告。

農業農村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在致辭中表示,當前轉基因產業化正處在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節點,各項政策頻頻出臺,轉基因安全評價、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農業植物品種命名等規章制度以及相關的標準規范等不斷修改完善,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的制度體系已經基本形成。

據了解,2021年國家啟動轉基因玉米大豆產業化科研試驗田試點,2022年試點擴展至農戶大田,2023年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到河北、內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省20縣,并在甘肅安排制種。

農業農村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相關處室負責同志在研修班上通報了產業化試點的階段性成果。據介紹,產業化試點充分證明了國產轉基因作物的優良特性和發展潛力。在相關部門和各試點地的大力支持下,試點取得明顯成效。轉基因玉米大豆抗蟲耐除草劑性狀表現突出,對草地貪夜蛾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除草效果在95%以上;轉基因玉米大豆可增產5.6%-11.6%。

據介紹,產業化試點總的目標是驗證大規模生產應用條件下轉基因作物的優良特性,形成配套的生產技術措施和管理制度規范,實現“農民會種、政府會管、企業會推”,為建立規?;N植打下基礎??傮w看,試點進展比較順利、成效明顯,符合預期。今年各試點地轉基因作物整體長勢良好,目前已陸續進入收獲階段。下一步,將按照試點工作總體安排,瞄準關鍵節點,加強分類指導,確保試點任務圓滿完成。

在主旨報告環節,許智宏院士在《從植物馴化到生物育種技術》報告中回顧了轉基因技術的發展歷程。

他認為,滿足對糧食的剛性需求任重道遠,而包括轉基因技術的現代生物育種已是農業育種技術發展的方向。我國的生物技術育種曾走在國際前列,但產業化發展明顯滯后。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占領轉基因技術制高點至關重要。

針對大家普遍關注的轉基因食品安全等問題,許智宏指出,國內外大規模應用已20多年,每年億萬公頃土地種植轉基因作物,數億噸轉基因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數十億人群食用轉基因食品,尚未發現有真正科學證據的安全問題。他強調,經過科學評估、依法審批的轉基因作物是安全的,它的風險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

許智宏指出,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獨立完整的生物育種研發體系,已擁有抗病蟲、抗除草劑、抗旱耐鹽、營養品質改良等重要基因的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棉花、水稻、玉米等轉基因作物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已形成了自己的優勢與特色。同時,隨著近年來轉基因產業化穩步推進,我國育種隊伍和產品都已經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下一步,應在尊重科學、嚴格監管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生物技術育種的產業化進程,加快已獲審定通過的玉米、大豆生物技術育成品種的推廣應用,為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創新做出貢獻。

郭勇研究員在《大豆生物育種研發應用進展》報告中,向與會人員介紹了我國大豆生物育種的研發情況及其產業化試點的效果。經過多年研發,我國已自主培育出耐除草劑轉基因大豆品種。大田試種顯示,種植轉基因大豆可實現雜草防除高效化和輕簡化,節本增效優勢明顯,生態環境效益顯著,有利于大豆、玉米合理輪作,促進農業生產的良性循環。

王友華研究員以《加快農業生物育種研發 加速實現種源自主可控》為題,介紹了發展農業生物育種重大意義及全球生物育種應用發展的情況。他表示,目前轉基因玉米大豆抗蟲耐除草劑性狀表現突出,節本增效顯著,生態環境友好,種植技術體系已進一步成熟,轉基因作物產業化應用管理體系基本建立,常規化種植條件基本成熟。他同時認為針對公眾的轉基因科學普及是保障社會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環節,需要相關部門機構共同努力帶領公眾科學理性認識轉基因。

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日報、科技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科學報、北京廣播電視臺等30余家媒體的記者代表參加了本次研修班。

據了解,全國媒體轉基因報道研修班已舉辦十一屆,累計有數十位來自轉基因領域及相關領域的院士專家參與授課,數百位學員參加研修,為提升媒體和公眾對現代農業生物技術的認識、建立“講科學、講事實、講證據”的良好輿論環境發揮了積極作用,為我國生物育種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營造良好社會氛圍做出了積極貢獻。

樱花app直播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