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國內首個大型科普模型藝術展于北京啟幕
正值第20個全國科普日活動周期內,國內首個大型科普模型藝術展——互聯網科普頭部博主「模型師老原兒」科普模型藝術展于9月22日在北京798藝術園區IOMA愛馬思現代藝術中心正式啟幕,并從9月23日至10月29日對公眾開放。
文/記者 趙玲
此次展覽是國內首個大型科普模型藝術展的線下呈現,同時響應了2023年全國科普日主題“提升全民科學素質,助力科技自立自強”,并以此展為契機,開啟對藝術與科普的互動性、直觀性和創新性的沉浸式實踐,讓公眾在參觀中走進模型世界,了解更多科學知識,感受科學與藝術的無限魅力。
▲“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宣傳海報
深耕科技精髓 踐行藝術表達
▲從左到右依次是: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張勁碩,原理藝術創始人之一耿昭,原大型實證類科學節目《原來如此》制片人薛建峰,原大型實證類科學節目《原來如此》總監萬衛,大型科學紀錄片《飛向月球》總導演,中國國家地理文旅事業部總監王威,模型師老原兒
展覽不僅獲得了中國國家地理旗下專注文旅落地業務的子品牌中國國家地理·探索的學術支持,更得到了各相關單位與領導的廣泛關注與大力支持??破漳P退囆g展啟幕當天,原大型實證類科學節目《原來如此》總監萬衛,原大型實證類科學節目《原來如此》制片人薛建峰,國家動物博物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張勁碩等領導、重要嘉賓、媒體記者、科技博主云集現場,共同見證“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國內首個大型科普模型藝術展的盛大開幕。
▲展覽啟動儀式現場
模型師老原兒憑借嫻熟海量的科學知識儲備,以及對科普工作與視頻制作的雙重熱忱,賦予原本晦澀難懂的科普視頻以“有趣”且“有用”的精彩輸出。在科普模型藝術展啟幕儀式上,老原兒與現場嘉賓分享了此次辦展的初衷:“我們生活在一個偉大的時代!這是信息技術、互聯網科技、AI技術等暢通而蓬勃發展的一個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自然界中的各類生物往往都會被標簽化,但在快節奏的當下,人們往往容易只看到這些標簽而忽略其背后的故事、蘊意,從而越來越冷漠,所以我們想通過模型這樣直觀有趣的方式,把生活中看不見、摸不到、說不出、晦澀難懂的知識以更有意思的方式呈現出來?!?/p>
▲模型師老原兒
通過模型這種方式傳播知識是老原兒的初心,而支撐他堅持下來的則是兩者:一個是愛,另一個是創造力。老原兒希望通過展覽的方式,讓大家更多地感受到里面的愛,感受到對大自然的敬畏,感受到世界的溫暖與美好。一模勝千言,科普藝術作品用模型的形式講故事,直接、清晰、準確又生動,把冷冰冰的科學知識變得有溫度,拉近科學藝術和社會大眾之間的距離。作為首批探展者,現場嘉賓紛紛表達了對“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科普模型藝術展整體策劃理念和表現形式的欣賞及喜愛。
▲模型師老原兒與部分科普模型
四大展廳15大展區 科普藝術沉浸之旅
▲展覽共有三層,此為一層中心區域
此次科普模型藝術展,展示空間共有3000平米。模型師老原兒團隊歷經數月籌備,從上千件海量作品中臻選出近百件具有代表性的科普模型作品,在四大展廳、15大展區內精彩呈現。巨幕墻上不斷回溯老原兒過往制作的近百部原創精美科普短片,當來賓步入“科普隧道”,便將正式開啟一場身臨其境又新鮮有趣的科學藝術探索之旅。
A區自然探索空間——
不同環境中生存的各種動物,為了適應各種環境,會演化出的什么樣的生存技能?極地、海洋、雨林、田園、居家區……螃蟹、蚊子、北極熊、烏賊、海膽、啄木鳥、食人魚、蝎子、母螳螂、向日葵……有的模型比實物放大千倍,有的模型迷你可愛,老原兒通過模型層層拆解,解讀內部構造和深層原理。地下展廳讓你游走于地下空間,感受微觀世界偉大鮮活的一面,真正讓觀眾體會到“可讀可視可感”。
▲自然探索空間一角
B區科普視頻展映空間——
集結了老原兒近百部,總計近5小時的原創科普模型視頻精品之作,其中過半數獲得過國內外科普視頻獎項。嚴苛的審核標準,精細的畫質音效,獨立自主的版權內容,用大人小孩都能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聽感受。
▲科普視頻展映空間
C區人體探秘空間——
在三樓人體模型展廳,用四十余件科普模型,生動解答了關于牙齒、頭發、皮膚等帶給你的各種困惑,可愛逼真的模型將帶你重新認識身上那些“臟臟(耳屎、鼻屎)的知識”,受傷了以后身體是怎么保護我們的?為什么毛多但頭發少?為什么夏天容易中暑?眼周為什么愛長皺紋……
▲人體探秘空間一角
值得一提是,觀眾還可以在【模型屋寶藏商店】感受衍生產品帶來的愉快購物體驗。
▲免費兌換老原兒同款大眼鏡區域
▲中國國家地理打卡拍照區域
D區老原兒的模型屋——
想不想知道老原兒每天制作模型、錄制視頻,給大家創造知識、帶來歡樂的工作室現實中是什么樣的?在這個區域,老原兒工作室的制作區和拍攝區被真實還原再現到了展廳里。配合多款模型和美輪美奐的巨大落地窗,觀眾可以帶著免費兌換的老原兒同款大眼鏡DIY自己的造型,實地打卡留念。
▲模擬老原兒工作室制作區和拍攝區
熾熱童心源自熱愛,世間萬物“做”給你看
錢學森曾說,“一個科研人員在對不懂行的人介紹自己研究項目時,一定要能生動形象的講解,讓它變得通俗易懂,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倍尨蠹叶级?,這就是科普的重要性!相比于在厚重的科普讀物與電腦資料上了解知識,人們更愿意用親身來體驗科學帶給人們的奇妙之處。
▲“潛入!老原兒的模型屋”宣傳海報
老原兒通過制作手工模型,把生活中原本看不見,說不出,摸不到的知識,以生動可視化的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大家了解到更加多元的世界,并且使很多人對原本恐懼或討厭的事物又有了新的認識和態度。這是在全社會營造“人人都是科普之人、處處都是科普之所”的良好氛圍下,一次對藝術與科普的互動性、直觀性和創新性的沉浸式實踐,讓公眾在參觀中走進模型世界,了解科學知識,感受科學與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