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首都科普好書”新視聽創意工作坊暨創作者座談會在京召開
3月3日下午,“2022首都科普好書”新視聽創意工作坊暨創作者座談會在北京廣播電視臺會議室舉辦,并正式發布“首都科普好書”推廣資源包?;顒赢斕?,《冰洲上的游戲》《中國抗生素紀事》《植物塑造的人類史》《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物理君大冒險》等優秀視頻在座談會上重點播放展示,嘉賓段玉龍、段煦、李玲、高晨、魏朝博作為優秀視頻創作者代表在會上發言。
“2022首都科普好書”活動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北京科普發展與研究中心、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科學技術普及創作協會承辦。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科普部一級調研員王剛,北京廣播電視臺新聞廣播中心主任景兵,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等出席活動。北京廣播電視臺主持人李銳任活動主持。
? ? ?
“新視聽”提升大眾對于科普閱讀的關注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普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也在不斷發生改變?!靶乱暵牎睆娬{以新鮮有趣的形態呈現視聽產物,是更加形象、令人親近的媒介方式,提升了大眾的閱讀和觀看興趣。
自2022年10月活動啟動,北京市科協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知乎、當當網、抖音、嗶哩嗶哩等新媒體特色平臺進行不停歇的聯動報道,集合各領域專業人士解讀優質圖書,形成好書榜單+科普視頻的全媒體傳播矩陣。
北京新聞廣播5檔重點欄目《北京新聞》《主播在線》《整點快報》《編輯部的故事》《照亮新聞深處》邀請科普作家、編輯、學者走進直播間,多角度、全方位的對“2022首都科普好書”系列活動及30部推薦好書進行深入報道。截至目前,有關“2022首都科普好書”全媒體端收聽、收看人次超過1000萬。
“30人×30書科普閱讀分享會”活動期間,當當網推出30部“2022首都科普好書”網絡專題,并聯合國家動物博物館舉辦了“夜讀開啟博物館寶藏”活動,線上直播觀看人數破萬;知乎專場線上直播活動,堪比一場熱鬧非凡的科普脫口秀,實時在線觀看人數達7萬。
? ? ?
從理論到實踐:新媒體如何做科普?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多種多樣的新媒體形式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便利,也為科普提供了新的平臺和機遇。而在新媒體的快速發展下,忽視新媒體也就意味著容易錯過最廣泛的受眾群體。
創作者代表發言環節,《冰洲上的游戲》視頻創作者、博物學者段煦帶領大家“重溫”了一次次南北極之旅:2017年首次實現南極直播、錄制極致探險節目……他的視頻不單單是動態視覺的展現,更是難得的自然紀錄片;《中國抗生素紀事》視頻創作者、北京新聞廣播主持人、北京科普宣傳大使段玉龍表示,未來的科普視頻不能僅僅限于知識的層面,更要有獨到的觀點。做科普,應該有人性、更多的貼近百姓的生活;而《植物塑造的人類史》視頻創作者、北京新聞廣播主持人李玲更是攜植物學家史軍老師一起去逛菜市場了!新穎又有趣的形式,“手把手”實地教你懂得植物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力;《中國兒童太空百科全書》視頻創作者、“太空熊貓君”魏朝博,著重說明了“百科全書”對于小朋友們的作用,在傳播科學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注重方法的構建;《物理君大冒險》視頻創作者高晨介紹到,中科院物理所的“物理君們”是一群既有知識又有趣的人,在創作視頻時,選題務必要有趣,既求真又要接地氣!這樣不僅利于傳播,更會利于中國科普推廣工作的普及化。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針對“如何在互聯網上做科普”進行了發言。他表示,目前青年人刷短視頻已成習慣,而科普創作者在創作中長視頻時,需要更加努力思考如何去留住這些用戶;每位創作者需要有一個自己的IP,讓用戶可以毫不費力地說出“你是誰,在做什么,為什么關注”。
隨著ChatGPT這類智能AI的大火,未來的短視頻創作門檻勢必會越來越低,一方面這會大大方便普通人去“生產”視頻,但是另一方面也會給短視頻從業者們帶來了很大的沖擊。作為短視頻創作者來說,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創作”依舊是拉開人和AI差距的重要元素!
? ? ?
“2022首都科普好書”推廣資源包正式發布
座談會現場,正式發布了“首都科普好書”推廣資源包。
基于“2022首都科普好書”系列活動產生的推廣資源包,其內容包括本次入選圖書的詳細圖書資料、小型讀書會活動方案、活動海報等設計模版、科普推廣人創作的圖書新視聽資料等,形成了包括圖書、視頻、音頻等形態在內的全媒體科普傳播內容,適用于社區活動、科技場館、閱讀空間、校園科普等多個閱讀場景。各使用機構可以結合基層科普工作實際,靈活使用推廣資源包,輕松便捷地開展科普活動。
首都科普好書新視聽創意工作坊,正在探索用媒體融合創新,充分利用新視聽推廣資源包的能動效應,通過“大科普+新視聽”的模式,深入推動科普傳播,賦能首都高質量發展。
3月中下旬,北京市科協將向16+1區科協、區融媒體中心等機構下發“2022首都科普好書”新視聽推廣資源包、北京科普閱讀指南和相關宣傳品。各區可根據資料包相關素材,結合2023年基層科普工作實際,聯合圖書館、社區文化中心和書店等機構,自行舉辦各類公益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