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在天津掀起科普熱潮
撰文/記者 呂冰心
“先把水倒入盤子中,再往盤子里滴幾滴色素,然后用攪拌棒攪拌一下,接下來用打火機先點燃蠟燭,把蠟燭放在盤子的正中間,然后把杯子也放在盤子的正中間,倒扣在蠟燭上。我們可以發現,蠟燭逐漸滅了,杯子里的水升上來了?!眮碜蕴旖蚴斜背絽^實驗小學三年級九班的何澤林同學和媽媽一起,向大家揭秘了“吸水神功”是如何修煉的。
▲北辰區實驗小學何澤林同學,和媽媽一起出鏡錄制視頻,向大家揭秘“吸水神功”是如何修煉的。
這其中蘊含了哪些科學原理?何澤林同學解釋道:“我們周圍存在著空氣,任何物質在空氣中都會承受著大氣壓強。物質燃燒需要氧氣,當用量杯罩住燃燒的蠟燭時,量杯內的氧氣將會耗盡,氣壓變低,外部大氣壓把水壓進量杯中。同時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并且熱空氣冷卻熱脹冷縮都會使杯中的氣壓下降,導致更多的水被壓進杯子中?!?nbsp;
該視頻其實是天津市北辰區實驗小學積極參與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的精彩掠影。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面向全國各地開展,聚焦家鄉科普,以“美麗家鄉我代言”為主題,通過錄制親子科普短視頻的互動方式,宣傳家鄉的科學設施、農業特產、自然風光等,同時鼓勵媽媽和孩子一起進行啟發式、探究式、開放式的科學實驗,激發青少年求知欲和想象力,共同托起孩子們的科學夢?;顒诱谔旖蚋鲄^如火如荼地開展,據了解,圍繞今年活動主題,天津市科協及婦聯深度聯動,廣泛動員,各中小學校積極響應,在培養青少年科學素質的同時,也助力提升婦女群體的科學素質,形成了良好的家庭及親情氛圍。
在天津市北辰區科協掛職副主席徐博看來,“這項活動有著重要意義,我們非常重視,在第36屆科技周活動期間,區科協在這項活動的基礎上謀劃了北辰區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并將此作為北辰區科技周的重點活動之一?!?nbsp;
“我們依托北辰區科協微信公眾號,采取線上有獎征集方式開展活動?;顒影l布后還號召各校的科技輔導員在校內宣傳發動青少年參與到活動當中。僅僅一周時間,北辰區就征集到116件參賽作品。為了調動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北辰區科協組織專家評選出一等獎3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10名、優秀獎30名,并對優秀作品在公眾號中進行了宣傳展示?!毙觳┍硎?,經過多渠道宣傳“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在北辰區內引起了廣泛關注。青少年們施展創意,踴躍發掘生活中的趣味科學,以科學實驗、講述科學原理故事等方式展現與家長共同分享學習科學知識的畫面,在全區掀起了錄制親子科普視頻的熱潮。
除了“吸水神功”實驗,孫源同學和媽媽一起演示的“特斯拉線圈放電實驗”,寧芷畫同學和媽媽一起表演的“瘋狂的石頭小實驗”均獲得此次北辰區優秀作品評選活動中的一等獎?!暗沽⒌乃薄盎鹕奖l小實驗”“小孔成像科學實驗”……北辰區的學生和媽媽一起,解鎖了許多有趣又腦洞大開的科學實驗,不僅啟發了好奇心,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相結合,還鍛煉了動手能力,對科學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與體會。
廣大青少年及家長紛紛表示,這樣的活動很新穎,而且參與方式便捷。在生活中探索科學的奧秘,在探索中了解科學的真諦,不僅學到了科學知識和方法,還感受到了科學精神,增進了家庭情感和親情氛圍。
在徐博看來,這也正是“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最大的意義——有效傳導了“對科學興趣的引導和培養要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引導家長發揮對孩子成長的引領作用,將培養孩子的科學探索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作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
在天津市河西區,也掀起了參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錄制親子科普視頻的熱潮。河西區平山道小學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與熱點時效科普相結合,形式新穎,應時應景。在全國低碳日和節能宣傳周期間,平山道小學開展了“落實‘雙碳’行動,共建美麗家園”的主題活動,通過親子“雙碳”科普視頻錄制活動,一起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理念,攜手共建綠色低碳美好家園,形成了家校合力育人的創新宣傳方式。
“天津錨定雙碳目標,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推進雙碳工作,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那作為天津市民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在一段親子視頻中,媽媽向在平山道小學一年級就讀的馮韻安提問。
“衣食住行與碳排放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家一定想不到吧,一件250克的純棉T恤從原材料提供到最后的回收,消耗的能量約等于30度電,二氧化碳排放量為7千克;生產一件約400克的滌綸褲子,如果電能由煤提供,就會排放出約47千克的二氧化碳……”馮韻安一一列舉,和媽媽一起出鏡,講述了如何在衣食住行中進行節能減排。
▲平山道小學馮韻安同學和媽媽一起,講述如何在衣食住行中節能減排。
二年級一班的劉睿恒以《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為題,和媽媽一起以生動的“垃圾分類玩具模型”展示了應該如何正確進行垃圾分類;王拓竣同學聚焦展示當地綠色風光,和媽媽一起介紹了天津的河流——海河;宋佳玥和媽媽一起,以一天為時間線,向大家宣傳如何積極踐行《低碳生活的一天》……
▲平山道小學劉睿恒同學以《為什么要進行垃圾分類》為題錄制視頻。
在此次“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中,孩子和媽媽共同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傳播科學知識,普及生態文明科普,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增強了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把建設美麗中國轉化為自覺行動。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由中國科協科普部、全國婦聯宣傳部主辦,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服務中心、北京科技報社承辦,面向全國各地開展,旨在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在廣大婦女兒童中營造熱愛科學、崇尚創新的社會氛圍,提升青少年和婦女群體科學素質,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為了做好示范,活動邀請了9位來自各界的杰出女性作為代言人,引導動員更多媽媽與孩子參與活動,共同提升“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品牌影響力和參與度,充分展示鄉村全面振興中的巾幗力量。目前,活動仍在進行中。青少年們,趕快行動起來吧,通過趣味科普短視頻,與媽媽一起講述家鄉故事,爭做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美麗家鄉的代言人!
TIPS:2022年“我和媽媽學科學”活動,發起#科學看家鄉 話題!即日起,以“我和媽媽學科學,美麗家鄉我代言”為主題,在抖音發布親子科普短視頻,通過不同呈現方式,和媽媽一起介紹家鄉的科學名人、科普教育基地,一起分享家鄉的農業特產、自然風光,一起做科普實驗達人,啟發好奇心!參與活動的優秀視頻作品還將有機會獲得榮譽證書!快來參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