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更多信息請下載APP

《謠言“辨”形記》系列視頻

來源:    發布日期:2022-07-14 14:32:08   閱讀量:0

2021年6月1日,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發布。值此之際,由北京市委網信辦指導、北京市網絡輿情和舉報中心主辦的“互聯護苗2021”系列網絡活動正式啟動!北京科技記者編輯協會特推出《謠言“辨”形記》系列視頻,用思辨和真相將網絡謠言逐一擊破,保護青少年免受偽科學的迷惑。

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播的生態格局,在方便互動交流、表達意見、輿論監督的同時,網絡謠言也借助網絡便利廣泛傳播。近年來,未成年人漸成網民主力軍。網絡謠言頻發不斷蠶食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因此面向未成年人、采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網絡辟謠和科普工作迫在眉睫。

《謠言“辨”形記》系列視頻,以“科學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為主題,選取健康安全、網絡安全、應急安全,以及食品安全等與青少年網絡謠言密切相關的四個典型領域,分別邀請權威專家重點辟謠,科學把關。再搭配生動形象的動畫形式,設置科普形象“致知博士”和“小叮當”,構建生活化場景對話,更加貼近生活,易于未成年人觀看,科學有趣的破除謠言。積極倡導了廣大未成年人用科學思維思考問題,大力弘揚科學精神。


▲BTV北京衛視《特別關注》節目對活動進行了報道。

2021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指出,加強網絡文明建設,發展積極健康的網絡文化。今年6月1日,又適逢新版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開始實施,“新版《未成年人保護法》”也把“網絡保護”寫在了重要位置。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多名全國人大代表及專家學者密切關注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加快構建未成年人網絡保護體系,推動科學知識、科學思想和方法的運用,在培養科學精神方面仍需加強。

《謠言“辨”形記》系列視頻可在學習強國、人民日報客戶端、新華網、央視頻、科普中國網、科學加、微博、今日頭條、網易新聞、騰訊新聞、一點資訊、百度新聞、搜狐新聞、嗶哩嗶哩、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等平臺同步觀看。

通過此次系列視頻的發布,破除網絡謠言,以青少年帶動家庭,進而帶動全社會,為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網絡空間,科學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提高未成年人科學素養,實現未成年人素質跨越提升,共創綠色網絡環境。(撰文/李浩源)

部分視頻:

? 魚刺卡喉嚨時可通過喝醋溶解嗎?


? 溺水的人都會大聲呼救嗎?


? 在海邊游泳被水母咬了真會死嗎?


? 被食物噎住呼吸不暢時,喝水拍后背就能緩解嗎?


? 電動車不充電,就不會發生自燃嗎?


? 雨水多的季節不容易發生火災嗎?



樱花app直播下载